數字化腦電圖儀(Digital EEG System)是現代用于記錄和分析腦電活動的設備,它通過將模擬腦電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,實現高精度、高效率的數據處理和分析。以下是其工作原理和主要組成部分的詳細介紹:
信號采集:
通過頭皮電極采集大腦神經元活動產生的微弱電信號(通常為微伏級)。
電極放置遵循國際10-20系統,確保信號的空間分布準確性。
信號放大:
腦電信號非常微弱,需經過前置放大器放大,以提高信噪比。
放大器通常具有高輸入阻抗和低噪聲特性。
濾波處理:
使用模擬濾波器去除無關頻率的干擾信號(如工頻干擾、肌電干擾等)。
通常包括高通濾波、低通濾波和陷波濾波。
模數轉換(A/D轉換):
放大和濾波后的模擬信號通過模數轉換器(ADC)轉換為數字信號。
采樣率通常為256 Hz或更高,以確保信號的高保真度。
數字信號處理:
數字信號被傳輸到計算機或嵌入式系統進行進一步處理。
包括去噪、頻譜分析、時頻分析等。
數據顯示與存儲:
處理后的信號以波形圖形式顯示在屏幕上,供醫生或研究人員分析。
數據可存儲在本地或云端,便于后續回放和分析。
電極:
用于采集腦電信號,通常為銀-氯化銀(Ag-AgCl)電極。
包括參考電極、接地電極和活動電極。
放大器:
放大微弱腦電信號,同時抑制噪聲。
通常具有高共模抑制比(CMRR)以減小干擾。
濾波器:
去除高頻噪聲(如肌電干擾)和低頻漂移(如運動偽跡)。
陷波濾波器用于去除50 Hz或60 Hz的工頻干擾。
模數轉換器(ADC):
將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,采樣率和分辨率是關鍵參數。
高采樣率(如1000 Hz)可捕捉更快速的腦電活動。
計算機系統:
用于信號處理、數據顯示和存儲。
配備專用軟件,支持實時監測、分析和報告生成。
電源系統:
提供穩定的電源供應,確保設備正常運行。
通常支持電池供電,以應對移動或遠程監測需求。
高精度:
數字信號處理技術提高了信號的分辨率和準確性。
高效分析:
支持多種分析功能,如頻譜分析、事件相關電位(ERP)分析等。
便攜性:
現代數字化EEG設備體積小、重量輕,便于攜帶和使用。
數據存儲與共享:
數字數據易于存儲、傳輸和共享,支持遠程診斷和協作。
實時監測:
支持長時間實時監測,適用于臨床和科研需求。
臨床診斷:
用于癲癇、腦損傷、睡眠障礙等神經系統疾病的診斷。
科研:
研究腦功能、認知過程、神經機制等。
腦機接口(BCI):
用于開發腦機接口技術,實現人機交互。
麻醉監測:
監測麻醉深度,確保手術安全。
數字化腦電圖儀通過高精度信號采集、放大、濾波和數字化處理,實現了對腦電活動的高效記錄和分析。其優勢在于高精度、便攜性和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,廣泛應用于臨床、科研和腦機接口等領域。
上一篇:影響腦電圖(EEG)的各種因素
冠隆醫療專注生物電傳感技術,為生物醫學、神經科學、運動科學、心理學、人機互聯、感知和意識等領域提供可靠的產品與解決方案。